日元曾在今年7-8月份经历过一轮快速的升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由161的高位跌破142,跌幅接近12%。而背后的原因则是由于日本央行在7月31日进行了第二次加息,且表现出了较为鹰派的措辞。正是因为日元的快速升值,大量低成本的日元套利交易平仓离场,导致标普500迅速走弱。
如今,日元再度走高,而标普同时处于历史新高,日元套利交易是否会再次对市场形成冲击?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从目前美股市场来看,经济增速和通胀都还在可控范围,增长潜力仍然存在,长期增长趋势不变,短期的回调反而可以提供更低的入场点位。
日本央行仍有加息可能
日本央行12月份的议息会议将于19日举行,截至12月2日早间,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加息的概率为66.3%。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也在上周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的通胀和经济情况,“下一次加息已经临近”。
从通胀情况来看,日本加息的空间同样存在。以东京都区部CPI为例,11月录得2.60%,高于10月的1.80,为今年最高的同比增长。核心CPI也呈现同样的情况,11月为2.20%,也高于10月份。
工资增长同样也对物价起到了推升作用。9月日本平均每月现金收益同比增长2.50%,虽然较8月的2.80%有所回落,但仍远远高于10年以来的平均0.53%的增幅。
综合来看,日本央行继续推动利率正常化的路径依然通畅,日元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也将会在日央行加息和美联储减息的双重影响下重新打开。
如果日元套利平仓重现,投资者如何应对?
从目前市盈率水平来看,七巨头平均市盈率达到39,标普500平均市盈率仅为22,而等权重标普500的市盈率更是只有17。这些数值的背后意味着,资金仍然主要流向了以七巨头为主的科技企业,即便是标普信息技术板块的市盈率也仅有29,标普500的其他企业获得的资金流入也较少。如果反向思考,这也意味着如果资金一旦流出,很可能主要也将从这些企业中流出。而对于科技领域的其他企业,这同样也是一个机会。
不仅七巨头以外的其他科技企业有机会受益,科技以外的其他行业同样有涨势扩大的机会。从防御的角度来说,医疗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往往有相对稳定的表现。我们回顾1990年至今,每次标普500出现年度下跌时,医疗板块相对标普要抗跌。
而医疗保健领域层出不穷的主题和细分领域,使得其拥有丰富的投资价值以及坚实的需求基础。以近两年热门的减肥药为例,全球约有6.5亿人口受到肥胖问题的影响,这使得减肥药的需求拥有广阔的人数基础。而减肥药的发展,同样也会带动整个医疗产业链的扩张,包括上游的医疗仪器以及技术研发等细分市场。